来源:中国和田玉网 作者:收集整理 2004-09-02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中“王”字偏旁,标准的称谓是“斜玉”旁,中国先民曾造出从玉的字超过500个,而用玉组词的也有不少,汉字中多数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契合,这是以“玉”被私有之后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
“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如:以玉喻人的词有玉容、玉面、玉女、亭亭玉立等;以玉喻物的词有玉膳、玉食、玉泉等;以玉组成的成语有金玉良缘、金科玉律、珠圆玉润、抛砖引玉等,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如《和氏之壁》、《鸿门宴》、《弄玉吹箫》、《一捧雪》等,更有多少人把自己心爱的儿女以玉来起名,如瑾、瑜、琮、珣、琳、宝玉、黛玉等等,还有多少年来百读不厌的一部《红楼梦》,是曹雪芹把人生的理想寄托在这块顽石美玉里了,对玉的爱在中国人的心灵中扎下了深深的根。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玉的解释是:“玉、石之美者,有五德。”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艺术上(美)及精神内涵(德)三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还有“象三玉之连,其贯也”,即玉象形字初意是三块美玉用一根线绳贯穿起来,是丰型,也喻意古人用玉象征万物,“三玉之连”代表天地人的三通,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纯朴世界观的体现。
形容玉的种类繁多、丰富多彩,可谓之“千样玛瑙万种玉”。
说明玉的天然美之难得,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可谓之“美玉可遇而不可求,可一不可再”。
表示玉的经济价值为它物所不及,可谓之“黄金有价玉无价,藏金不如藏玉”。
玉的文化就是中国七千多年的文化,它是唯中国特殊而深奥的一种文化,它充溢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有关她的趣闻,更是丰富多彩,光怪陆离,足见中华民族爱玉至深至诚、至迷、至痴。因此而形成了中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
仿古玉雕 | 沉淀历史、还原自然
仿古玉雕,顾名思义是将历史上某个时代的玉器特征为基准,通过在造型、纹饰上对这个时期玉雕艺术风格的模仿,使玉器与古代的玉器相似而传神。
中国玉文化源头上溯至8000年前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内蒙古第一工作队队长、副研究员刘国祥说,中国玉文化源头可上溯至8000年前。 他说,中国雕琢玉器的历史非常久远。二十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内蒙古东南部和辽宁西部地区发...
历经蛰伏 玉虫生辉
生动趣致的的昆虫在玉雕中或作为主角、或作为点缀,与动物、植物乃至人物组合在一起,承载了许许多多吉祥寓意。
玉石文化的内涵(四)
四、更多有关和阗玉文化的知识1、“玉”字的起源:“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 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
中国玉文化长河
殷商、战汉、唐宋、明清,一个个玉器高峰积淀着深厚的传统玉文化。而今,全民的玉文化意识再次觉醒,在这个时刻,我们惊喜地发现—— 中国玉器在历史上到底有几次高峰,学术界不同的专家会提出一些不同的说法,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