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6-09-23
中国的古代玉雕技法一贯奉行“重韵重意不重形”之说,常会利用夸张乃至变形的手法来强调作品的神韵,以突出作品的个体特征,使其更富艺术感染力。
这种雕刻手法所雕琢出的作品,通常简练、明快,如绘画中的白描手法一样醒目、爽利,令人回味无穷。
然而这里所说的不重形,可并不是说就彻底忽略了玉雕的写实性,事实上,在当今的玉石雕刻中,写实仍然占据着最为重要的地位。也许我们可以用一句“形散意不散”来概括现当代玉雕作品。
无论古今,玉雕创作中都少不了“随形就势”四字,尤其是在玉材珍贵又日益稀少的今日。而好的随形雕作品对于韵、意二字的拿捏更是恰到好处。
作品随形雕琢,妙用俏色。墨叶衬碧荷,一枝亭亭,花房低垂,似被雨打风吹。整器线条干净又不失苍劲自然,荷花虽花枝垂落,仍见勃勃生机。
到了现代,中国玉石雕刻在博采众家之后,又得以更进一步,在重韵重意之外,一面强化细节刻画,一面又力求简约,能省则省,使得作品既有形之美,又不乏韵意雅趣。
作品造型厚重饱满,正面观音跌趺,身下水纹澹澹,观音目视净瓶,瓶内青烟袅袅,禅韵幽淡生香。背面清荷含露,一滴涟漪顿生。
随形之外,被当代玉雕师看重的另一技法就是留白了。许多艺术大师都是留白大师,往往能于方寸之地显天地之宽、江湖之阔,并予人以无尽的想象空间,甚至达到“此处无物胜有物”的境界。
事实上,玉雕留白之技,古已有之。“雕满为下”之言,正是古人对于玉雕留白技巧的肯定。
夕阳西下,斜晖脉脉,渔翁独钓江上,身后老树茅舍,秋意盎然,远处群山尽染,绵延不绝。留白处水天一色,意境自显。整器色泽鲜妍又不失清丽,别具一种古典之美。
总而言之,一件好的玉雕作品必须要做到写实与夸张的适度结合,在强调主体动态的同时,追求繁简得当的视觉美感。只有以形为基,以意为魂,以韵为审美的作品,才真正值得收藏。
一个老玩家的玩玉法则
玩玉,随着时间阅历的增多,对和田玉的看法也会有所改变,一些一开始的想法,到后来想想可能会感觉很荒谬,那么作为一个老玩家来说,玩玉更注重什么,如何玩玉呢?
马未都说玉器收藏
和田玉是等级最高的玉 要对玉有所了解,首先就要知道玉的产地。中国有多少地方产玉呢?现在有据可查的中国产玉的地方至少有几百处,甚至上千处。我们了解一下最主要的几个地方。 首推新...
清致竹趣、雅俗共赏——玉雕中的竹
无论古今,竹都是一种饱受国人喜爱的植物。它体型修长、风姿秀美潇洒,兼且颜色青翠,经冬不凋,中空有节,意指谦逊而有气节。
识破和田玉的化妆整容术
人是需要化妆、需要美容的,尤其是天生不那么丽质的“美眉”,通过一系列化学物品或者手术刀的处理,没准就倾国倾城了。那么,和田玉呢?和田玉也可以化妆美容吗?化妆美容之后的和田玉又会有怎样的表现,是不是就因此得以“钓得金龟婿”了呢?
新疆的玛纳斯碧玉
新疆盛产宝玉石的历史悠久,素有“宝玉石之乡”的称谓。被称为“昆山之玉”的和田玉更是古今闻名,享誉中外,在宝玉石市场上深受欢迎。然而在新疆北疆玛纳斯县的天山深处,还盛产碧玉,也被称为“天山碧玉”或“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