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6-11-07
你知道扳指吗?
爱看清宫剧或者对民国收藏有所了解的朋友,对扳指应有所了解。而事实上,清代也的确是扳指发展的巅峰时期。清代的又名“板指”、“班指” 或“梆指”,几乎是八旗子弟、贵胄人家必不可少的装饰物。
但扳指的历史绝不仅止于清代,事实上,早在几千年前,华夏大地就已出现了扳指了。据考证,扳指初见于商代,盛行于春秋、战国时期。最早的扳指是一种护手工具,人们将它佩戴在勾弦的手指上,用以扣住弓弦,同时也预防急速回抽的弓弦擦伤手指。古人因此称它为“机”,意义类似于“扳机”,表示扳指的作用相当于扳机。
清代的扳指以大小厚薄,分为文扳指与武扳指两种。武扳指多为素面,文扳指则雕以纹饰、诗句,彰显佩戴者的身份与地位。但总体而言,清中后期的扳指,实用性已经大为降低,更多成为了一种装饰与身份的象征。
雨过天晴,虹落山涧,状若饮水,壮美无端。整器黑白分明,气韵雄浑磅礴又不失细腻。只简单勾描,却于方寸之间,尽展大千世界之妙。
而它的材质也因此从原来的鹿角,发展为和田玉、翡翠、犀角、象牙、等名贵物品。
墨玉扳指,水墨天成,自然洇开。设计师就势浅浮雕山水树木,云雾霭霭。题名“相宜”,寓“山也相宜,水也相宜,山水两相宜”之意。
说过了扳指,我们再来说说戒指。其实戒指在我国也是源远流长,据说秦汉时期,中国人已开始普遍佩戴戒指。戒指在古代多称为“指环”,“戒指”之名的出现,则是元代的事情。
戒指又名传至民间,“约指”,俗称“镏子”。它不但是极好的装饰品,还常常被作为信物相互赠送,以此为证。隋唐时期,男女之间互赠指环定情便已成为通例。
素面青花水墨指环,墨色渲染山水奇景,别具素雅风情。
玉雕炉瓶器皿工艺的评鉴要点
本文章来自《玉界》第三期,《玉界》由中国和田玉网制作,新浪网联合发行。 点击这里在线阅读本文章的电子杂志版 点击这里进入《玉界》电子杂志专题页 中国玉雕炉瓶器皿主要借鉴夏、商、周三代青铜器中的...
低调、内敛不失趣致——和田玉项链
众所周知,和田玉是中国的国玉,它牵系着中华数千年文明史,也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的骨血中,和田玉佛珠、项链一直较为常见。
端庄雅致、逸趣横生——王金高的“器”
王金高,中国玉雕大师,擅制“器”,常能将精致玉雕小件的表现技法融入到炉瓶器皿的创作设计中,作品古朴端庄,逸趣横生,质朴中透出精美,厚重里带有灵秀。
关于和田玉的九大误导性理论
在玩和田玉的过程中,很多玉友总是会听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理论,弄的人一头雾水,其实这些理论都是早先一批开始玩和田玉的人对和田玉的误解,整理出来差不多是九条误解性的理论,这些理论或多或少的都对玉友造成了误...
如何选购和田玉籽料及注意事项
购买和田玉籽料需要注意哪些问题1、和田玉籽料 99% 带有轻重不同的料裂或少许的杂质,故而玉器行内称裂或咎。一般裂绺和较明显的杂点处都会在作工时加已修饰,而存在的小裂绺,在不影响玉器的美观和它的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