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7-05-29
提到端午节,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粽子和龙舟。吃粽子、赛龙舟似乎早已成为了端午的象征。但你可千万别以为今天小编会给你介绍粽子和龙舟,事实上,今天小编要说的,是端午的鹅。
端午的鹅,代表着吉庆与鸿运。江南一地的很多城市,都有着端午女婿送鹅的风俗,鹅音同“我”,因此送鹅又暗藏“送我”的寓意。而追溯起来,这一风俗其实由来已久。
国人认为,鹅是又鸿雁驯化而来,因此古代又称鹅为“舒雁”。先秦时期,一度直呼鹅为雁。记述古礼的《仪记》中述及上古聘问及婚姻礼仪时,雁都是不可或缺的信物。这是因为古人认为雁是“随阳之鸟”,冬去春来,从不失时、守时守信;且飞行过程中,讲求长幼有序,有礼有节。
因雁为野鸟、候鸟,并不易得,因此很多时候,古人都以“鹅”代雁。鹅也因此正式成为了婚姻的媒介,直到今日,风俗犹存。
作品雕工精细,玉鹅神情俏皮,曲颈环身,羽翼丰盈,口衔如意。整器玉质细腻光润,寓意吉祥。
历史上最贵的鹅,可能要数唐时松赞干布在求娶文成公主后进献给亲征大捷归来的唐太宗的金鹅了,而这也是唐代以鹅替雁作为女婿晋见之礼的一个典型事例。松赞干布在贺表中说:夫鹅,犹雁也!故作金鹅奉献。
据说这只金鹅用黄金铸成,高七尺,可盛酒三斛。
提到鹅,还有另外一个不可不提的人物,那就是晋时的王羲之。羲之爱鹅,不仅爱鹅的形体、姿态,更爱的还是鹅的神韵及因此带来的书法上的进益。有人对此总结说,书法的执笔运笔姿态,都与鹅首俯仰、鹅颈曲折、鹅掌拨水等姿态有共通之处。甚至据此总结出了“鹅项舒,笔妙徐;鹅项软,笔妙展;鹅项鸣,笔妙惊;鹅项曲,笔妙悟……”的书法歌诀。
时值端午,咱们最后再来点俗的。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鹅肉性味甘,性平,无毒。滋润五脏、除五脏热邪。煮汤服用,治疗消渴。”也就是说,鹅肉能除五脏热邪,还能消渴,真可谓是端午前后最应时应景的美食了。
说了这么多,端午了,你不来一“鹅”吗?
最后,祝大家端午小长假快乐!!
玉石收藏的基本专业知识
某君前些年到外地出差,在一个旧货摊上闲逛,看到一块白色的旧玉,约拳头大小,圆环形状,一公分厚,造型极其简单。随便一问价钱,摊主开价5元,后砍到两元,遂买了下来,寻思拿回家作镇纸用。几年后一位粗懂古玩...
有鱼?有余!
连年有余
玩玉:物质精神的富翁,金钱的乞丐
很多时候别人问我,玩玉这么多年,你肯定赚了不少钱吧。但最后整理几年下来的收益,却发现就像那句话所说的,自己是一个“物质上的富翁,金钱上的乞丐。”
重韵重意亦重形——浅谈玉雕作品的评赏
中国的古代玉雕技法一贯奉行“重韵重意不重形”之说,常会利用夸张乃至变形的手法来强调作品的神韵,以突出作品的个体特征,使其更富艺术感染力。
花鸟小品 | 暗香清音,方寸之间
玉雕作品中的花鸟鱼虫,在设计上以小取胜,技法上融合多种雕刻,在材料颜色、传移摹写、经营位置等手法上都受到传统绘画艺术的熏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