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8-02-03
手镯,亦称“钏”、“手环”、“臂环”,是一种戴在手腕部位的环形装饰品。据考证,早在新石器时代,玉镯就已经进入人们的生活。古人认为戴手镯可以避邪、开运,因此在古代,不论男女都可佩戴,人们还习惯将玉镯与爱情联系在一起,并以此赋予手镯一种美好、浪漫的情怀。
和田玉手镯,大多呈条状圈口,素面无纹,但也有一些玉镯,由于玉料天然俏色的缘故,常被施以巧雕之工,在原先的雍容大气上,更增添了几分精致、细腻的工艺之美。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几款精致玲珑的巧雕和田玉碧玉手镯。
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描述碧玉为——碧,石之青美者。也就是说,碧玉,是一种青绿色的美丽玉石。形象一点的说法就是碧玉是一种半透明呈菠菜绿色的和田玉。
▲ 碧玉巧雕手镯-金玉满堂 | 编号:150994
比较起其他品种的和田玉,碧玉的质地比较细腻,因含有绿帘石、磁铁矿等物质的缘故,多数碧玉都带有黑点或黑色的色带、色团。现代的玉雕工艺师们,一般会借由巧雕手法,妙施技艺,化废为宝,将之巧妙的利用起来。
碧水双鱼,戏于莲下,俏色金鱼双目,使得双鱼身姿优美,鳞片分明,倍显优雅灵动。鱼与莲,有年年有余之意,金鱼,又有金玉满堂的寓意。
▲ 碧玉巧雕手镯-双鱼戏荷 | 编号:152036
作品设色精致,自然巧雕,一面俏色莲叶翻卷,叶下双鱼戏水,另一面则琢新荷乍放,整器情景相生,动静有致。玉镯有工,精致奇巧。
▲ 碧玉巧雕手镯-荷香四溢 | 编号:150999
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作品以碧色为水,黑色巧雕作莲叶荷花,雕工细腻,线条流畅,尽显风卷荷花香四溢的荷塘美景。
天津博物馆藏玉器:自古国人皆爱玉
中华民族对玉情有独钟,天津博物馆藏玉器万余件,纵贯古今,品类丰富,器形精美,在国内外文博界享有盛誉。
当国画遇上玉雕,意境无穷
将国画融入到玉雕中,让玉雕在方寸间亦显天地之宽,无论是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因恰到好处的留白技巧而意蕴更显深远。
玉摆件—玉雕中的满汉全席
在玉雕所有类目中,摆件是所有门类中最耐看的一类,其题材包罗万象。一件完美的摆件集料、工、艺于一身,对玉雕师来说是一门综合的艺术。
当雕塑碰上了玉石
雕塑与玉雕之间有着很大的内在联系,雕塑艺术和玉雕创作是相互融合的。
古代和田玉的文化之路
早在170多万年前,元谋猿人及其后的蓝田猿人、北京猿人,在生产劳动中用石头制成简单粗糙的生产工具,使石头第一个成为人类生活文化文明的奠基石。随着人类劳动实践和物质文明的需要和提高,玉石以它质地细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