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8-05-26
中国文人对假山似乎有一种偏爱,凡是出了名的园林总会有同样闻名的假山坐落其中,遍览世界各地的名胜景点,也只有中国古人如此煞费苦心地选出嶙峋怪石,又大费周章地堆砌造型,其背后深藏着中国传统艺术的哲学趣味。
假山这个名称来自唐代,它跟芭蕉、莲花等一样,都是佛教的法物。但在印度佛教中,并未将假山视为法物。而中国唐代后,假山成为佛门的重要法物。我们都知道寺院一般建在深山中,深山的院子里竖起块石头,叫假山。去了真山后,回到院子里,看到这个假山,到底谁是真山,谁是假山?真假之间,包含的是对生命真实的看法。
中国古代四大名石组合 石种:灵璧石 太湖石 昆石 英石
中国园林都有假山,在所有假山石当中太湖石比较出名,属于古代四大玩石、奇石之一,太湖石在北宋时期就为人们所喜爱,是造园的珍品。米芾以“瘦、漏、透、皱”来概括太湖石的特点,这四个字几乎就是一篇好文章,可以说是对中国艺术哲学的呈现。
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石头?西方建筑前一般有雕塑,多是与宗教有关的人的形象;而中国人的建筑没有这种东西,但一般却有假山。假山就是中国建筑前的雕塑,其中含有深邃的思想追求。瘦、漏、透、皱就是“拙”,“拙”就是把巧的东西去掉,把目的性的东西去掉,要巧夺天工。
“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计成《园冶》的艺术核心
很喜欢明代计成的一句话:“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这句话可以说是中国艺术的纲领之一。其大致意思就三句话:“一切艺术都是人作的”;“作得就像没有作过一样”;“作得就像天工开物”。要达到这境界需注意二点,首先要遵循自然;其次要规避人工秩序。艺术是相通的,园林假山如此,用和田玉雕琢的景观、灵石亦如此。
重峦叠嶂之姿,曲折圆润,玲珑剔透。造型自然和谐,逶迤秀美。正如诗中所言,”烟翠三秋色,波涛万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断碧云根。“玉本为石,以和田玉碧玉俏色精雕太湖石,此等巧思,独辟蹊径。
▲ 碧玉挂件-太湖石 | 玉器编号:164096
古人爱石,待之如宾友,亲之如贤哲。今人更痴,且将石之精神化为风骨——未曾栖鸟雀,不肯染尘埃。作品通过曲径通“幽”的太湖石,清香淡“雅”的兰花,恬淡“闲"适的画面,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之趣”。
人对太湖石的喜爱与偏爱已经超出了我们的想象,他们已不限于满足放在庭院内了。他山之玉,可以攻石!玉雕师们通过玉石来表现对它的喜爱,雕刻后摆放在书房案头,并配以一盏清茶,其文雅静谧之气自现,亦可把玩于手,感受玉质的温润与太湖石的漏瘦,天然之趣、悠悠时光皆在方寸之间。
你知道瓦当壶吗?
半月瓦当壶还有“不求其全,乃能延年”之意,认为凡事全则半,半则全;为人曲则全,枉则直,极富人生处世之哲理。
螭龙:灵与力之美
玉雕螭龙
玉石雕刻飞机大炮有意义吗?你怎么看?
“玉必有意,意必吉祥”这是传统玉文化一直固有的,但我们也会发现有些玉雕比较“沉重”或者说另类,似乎与传统文化格格不入,这是否与与玉文化有矛盾?不少玉雕人对此也有不小的争议。
花鸟小品 | 暗香清音,方寸之间
玉雕作品中的花鸟鱼虫,在设计上以小取胜,技法上融合多种雕刻,在材料颜色、传移摹写、经营位置等手法上都受到传统绘画艺术的熏陶。
吉祥如意话玉器
玉器表达着古代人民趋吉避凶与祈愿幸福的传统心态。甚至可以说,“吉祥”二字,就是中国7000年玉文化的精髓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