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8-06-05
对于收藏和田玉玉雕的行家而言,从古到今,器皿一向都是玉雕收藏中的重器。事实上,在古代,能工巧匠在相玉时,首先看的也仍是能否出器皿,其次才会想到其他物件,器皿这种形制在玉雕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 陈大军 青玉-螭龙匜 | 编号:150960
必须得说的是,器皿类是当今玉雕行业中最费时费工且难有创意的门类,其造型大多借鉴古青铜器与古陶瓷,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今天,玉界臻品为大家带来一组仿青铜器造型的器皿件——匜(yí,音同“仪”)。
▲ 叔上匜 西周晚期 藏故宫博物院
匜是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约2700多年前),盛于东周。早期匜为青铜制,形制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鋬(音:pàn,即柄),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匜大多底部带足。
▲ 马洪伟 夔龙纹青玉匜
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匜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
▲ 陈大军 白玉
-饕餮纹螭龙匜 | 编号:152897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guàn]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匜为先秦礼器之一,用于沃盥 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
▲ 陈大军 青玉-兽耳匜 | 编号:164101
近年来,玉雕仿青铜器器皿可谓是大行其道。温润雅致的玉与古朴凝重的青铜器一旦结合,就代表 了一个新的方向,它不但是传承,更多的还是创新。而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也说明传承与创新对于玉雕这一古老行业的重要性。
▲ 马洪伟 青玉-(把玩)螭龙匜 | 编号:140245
▲ 陈大军 白玉-螭龙匜 | 编号:152913
▲ 陈大军 白玉-凤头匜
仿古不泥古,将古韵和现代审美有机结合,采用古人的艺术构思、工艺特点以及雕琢技法等,将现代布局设计参透到传统题材中去,使所创作品既有传统韵味,又有创新发展。不惟古,也不一味求新。
水墨青花 刹那芳华
青花,此“花”亦非花、亦非色,而是墨色与白色相间的美玉。其黑如墨,白如脂,黑白分明,质地油润细腻,玉中随性的墨迹,似国画中意境悠远的泼墨山水,自由洒脱。
文房自古多藏玉
什么当年的文人们喜欢和田玉文房用具?自治区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文房用具兴起于汉代,发展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明代文人称文房用具为“斋中清供”,明代文学家、戏曲家屠隆所著的《考盘余事》、《文房器具笺》,详尽记述了文房用具及其发展演变,所列品名多达数十种。
玉与中国文学
中国文学是中国古今社会生活的反映,也是中国古今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玉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基石,而玉文化在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中必然有所反映,这是顺理成章的事实。但是,由于中国文学在中国古文化中出现得较...
玉石文化的内涵(四)
四、更多有关和阗玉文化的知识1、“玉”字的起源:“玉”字始于我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 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
和田玉——偏一隅而雄天下
巍巍乎昆仑,西极之巨脉也。横亘千里,终年积雪,背后挡住印度洋吹来的海洋风,脚下呵护星罗棋布的小绿洲。莽昆仑,飞鸟难越,寸草不生,粗砺的第一,蛮荒的冠军,谁能想到,世间最美的羊脂玉——竟产在这里。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