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8-06-05
对于收藏和田玉玉雕的行家而言,从古到今,器皿一向都是玉雕收藏中的重器。事实上,在古代,能工巧匠在相玉时,首先看的也仍是能否出器皿,其次才会想到其他物件,器皿这种形制在玉雕中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 陈大军 青玉-螭龙匜 | 编号:150960
必须得说的是,器皿类是当今玉雕行业中最费时费工且难有创意的门类,其造型大多借鉴古青铜器与古陶瓷,且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
今天,玉界臻品为大家带来一组仿青铜器造型的器皿件——匜(yí,音同“仪”)。
▲ 叔上匜 西周晚期 藏故宫博物院
匜是中国古代贵族举行礼仪活动时浇水的用具,出现在西周中后期(约2700多年前),盛于东周。早期匜为青铜制,形制类似于现在的瓢,前有流,后有鋬(音:pàn,即柄),为了防止置放时倾倒,匜大多底部带足。
▲ 马洪伟 夔龙纹青玉匜
汉代以后出现匜金银器、匜漆器、匜玉器。匜有的有盖,有的体高,有的全身布满花纹,造型不一。
▲ 陈大军 白玉
-饕餮纹螭龙匜 | 编号:152897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有“奉匜沃盥”的记载,沃的意思是浇水,盥[guàn]的意思是洗手洗脸,奉匜沃盥,是中国古代祭祀典礼之前的重要礼仪。匜为先秦礼器之一,用于沃盥 之礼,为客人洗手所用,相当于现代的瓢或舀水器。
▲ 陈大军 青玉-兽耳匜 | 编号:164101
近年来,玉雕仿青铜器器皿可谓是大行其道。温润雅致的玉与古朴凝重的青铜器一旦结合,就代表 了一个新的方向,它不但是传承,更多的还是创新。而它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也说明传承与创新对于玉雕这一古老行业的重要性。
▲ 马洪伟 青玉-(把玩)螭龙匜 | 编号:140245
▲ 陈大军 白玉-螭龙匜 | 编号:152913
▲ 陈大军 白玉-凤头匜
仿古不泥古,将古韵和现代审美有机结合,采用古人的艺术构思、工艺特点以及雕琢技法等,将现代布局设计参透到传统题材中去,使所创作品既有传统韵味,又有创新发展。不惟古,也不一味求新。
谁说玉雕没“年味”?您寻觅的传统之美都在这里……
新春佳节,你是否也收到了诸如万事如意、财源广进等简单却真诚的祝福。小编为您准备了值得一看且年味儿十足的玉雕作品。
北京博观2015春拍专场《小酌》玉制香具作品赏析
香文化伴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回归到了大众的视线当中。全国各地的香文化协会也纷纷成立起来,一批又一批的名人雅士更是醉心于“香道”的学习。然形而上的“香道”终究是要借助形而下的器具来体现的,所以香料和香具作为一个载体是必不可少的。
中国玉文化之玉璧 [视频]
微睁世界—和田玉佛雕题材的“禅”之道
大多数人接触的第一件和田玉,多是和田玉佛雕题材的作品。据佛经记载,以玉雕佛的历史,始于公元前540年。
玉:国人的传家之宝
中国人对玉,一向有着特殊的尊爱之情,从而延伸发展出一种优秀而古老的玉石文化。中国最早为“玉”定义的是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玉,石之美有五德者。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