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8-12-25
古往今来的文人,历来重视文房用具。中国的文房用具除 “笔、墨、纸、砚”文房四宝外,还派生出来许多,如印章、水丞、镇尺等等。这些文具因小巧而雅致,最能体现文人雅士的审美情趣。
而玉石,一直都是文人墨客心头一抹化不开的情绪。许慎于《说文解字》中评释「玉」之一物:「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传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怯,洁之方也」。于是「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或佩于颈上,或系于周身,或置于文房案头,以玉养神,独享一份天地气韵。
▲墨玉-“大帅”镇纸 | 玉器编号:159999
璞玉若要成器必经雕琢,于是它在一柄刻刀下求得万千风雅意象,同时也沾染了文人的一身浩然君子之风。当砚台、纸镇、砚山、墨盒等文房与玉石一经相遇,便兀自横生无尽意趣,自此文人的案头上不仅有了温润美玉,还有了附于玉石之上的隽永山河、田园野趣以及笔下的斐然诗句。
▲白玉-四方水丞 | 玉器编号:165547
在众多文房器具中水丞虽小,却备受文人珍视,历代著录中关于此的记载多见。南宋有一册从仙鬼神怪到风俗习尚无所不包的杂记,名曰《夷坚志》,就曾写到:“凡合用笔、墨、纸、砚、糊匣、压尺、砚滴,一一毕备。”将砚滴与文房要具并提,足见重视。
水丞又称水中丞,水盂,是一种古老的中国传统工艺品。它是置于书案上的贮水器,用于贮砚水。形制多扁圆形。有嘴的叫“水注”,无嘴的叫“水丞”。丞字,辅佐之意,在古语中亦通假“承”,用它来命名贮承清水的文房器具,贴切得很。由于此物是给砚添水之用,故雅号曰“砚滴”。为文房清供的重要器具。
▲墨玉子料-暗香水丞 | 玉器编号:160505
水丞除实用意义外,更多的是带有观赏陈设。它供置于书斋的案几之上,与砚田相伴,与文人相对。因此,它必须符合主人的情趣,方可入选,包括其材质、工艺、造型、纹饰、画意等等,否则就难以厕身其间了。
从养生之道来说,水丞可息心养性,“一洗人间氛垢矣,清心乐志”。从心理学角度来看,水丞可助文思,“几案之珍,得以赏心而悦目”。
▲墨玉-方升水盂 | 玉器编号:153300
嗜爱书画者,晨起研墨,汁盈砚池,以供一日之用。诸多文房清物无分亲疏,皆如丞友一般相伺左右。水丞一勺之水、渊渊而深。砚滴守口惟瓶、出入惟心。物人两相对,涤清氛垢,乐志、洁心。
山水意境 水墨青花
山水玉雕是在兼具和田玉的特质美的同时融入中国山水墨韵的留白、层次,营造诗意、清幽。
中国玉文化研究范畴浅析
建国以来的考古发掘材料证明,我国制造和使用玉器的历史源远流长。自新石器时代以来,玉器作为一种重要的物质文化遗物,不仅在中华大地上有着广泛的分布,而且在各个历史时期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同时在社会生产和社...
天津博物馆藏玉器:自古国人皆爱玉
中华民族对玉情有独钟,天津博物馆藏玉器万余件,纵贯古今,品类丰富,器形精美,在国内外文博界享有盛誉。
佛像玉雕 | 微睁世界,以形写神
佛陀造像二千余年,从西向东流传数万里,形态变化万端,却始终不离其宗,佛像题材在玉雕艺术中的应用和表现依然离不开这个范畴。
和田玉玉器价值影响因素的探讨
本文试图从影响和田玉玉器的众多因素中抽丝剥茧,提炼出几个决定和田玉玉器价值的重要因素,并对其进行探讨,期望能对和田玉玉器价值评价起到借鉴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