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9-04-27
竹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国人对之具有的特殊感情,如日月之明,毋庸多言。特别是历代文人,大多都痴迷竹子。他们在诗文里歌颂它,抒发心中对它的情感;并且在文房器具中镌刻它的形象;尤其在画上以竹为主题——可以说历代画家都绕不开竹。
▲白玉牌-竹报平安 | 玉器编号:156403
“居而有竹,则幽篁拂窗,清气满院。”竹怀古致,有高格,实为文人心头之爱。陋室有竹,自然极幽雅,能得山水清气,涤净俗尘。若是无法种竹于室,寄情于器也不失为一种风雅。
▲白玉子料把件-祝福 | 玉器编号:120793
当玲珑美玉与竹相遇,自然少了些冰冷多了些自在情味。“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也罢,“万物中潇洒,修篁独逸群”也罢,格物致知、观物自照,最终可见贤思齐。
▲白玉子料-竹趣壶 | 玉器编号:152317
记得晚清文人画家、陶艺家瞿应绍,他继承陈曼生的紫砂壶传统,创造了“子冶石瓢”,他的紫砂壶最大的魅力就是刻竹子,常常在一把石瓢壶上刻上风格不一的竹子,壶似穿上了一件清雅高洁的竹衣裳。而这件白玉子料雕琢的竹趣壶颇得其妙。
▲碧玉小摆件-招财进宝 | 玉器编号:117035
观竹可悟古今,气清观宇宙,怀畅叙幽情。夏日观翠竹,总是能勾起儿时竹椅纳凉时最清爽的记忆。只有那竹椅,它静默地感触着每个人的体温,感受光阴流转的故事。世间之物,若束高阁,便只能成为一个单纯的物,而无其道。有道之物,需要与人对话,与岁月对话,就似这对碧玉的小竹椅,仿佛承载着我们漂泊的无处安放的灵魂。
大美而清幽的竹,最是让人欣喜;那份摇韧的芊华,那份悠扬的神韵,让人宁静飘逸,心生向往。现实中我们心甘情愿接受着尘世烟火的洗礼,但骨子里与生俱来向往出尘脱俗。于是,在梦想和现实之间,择一清幽之地,安放内心。
形式美—玉雕中的美学
在中国传统玉石文化中,玉石经过设计雕刻所展示出来的外在美是十分重要的。它很好的展示出玉雕的审美文化价值。
软玉和硬玉
中国的“玉”分为软玉和硬玉两类。 硬玉,我国俗称“翡翠”,是我国传统玉石中的后起之秀,又是近代所有玉石中的上品。常见的翡翠颜色有白、灰、粉、淡褐、绿、翠绿、黄绿、紫红等,多数不透明,个别半透明...
触及心灵的信仰—藏传佛教玉雕
玉雕中的佛教题材也出现了很多藏传佛教作品,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藏传佛教玉雕中那些神秘莫测的佛像和法器。
中国人与玉
玉,都是古老的。世界上最精彩的玉,产于新疆和阗。凝固的玉的龙脉,在大山的腹中,深藏了亿万年。这玉的龙脉是大自然最精彩的结晶。随着天地沧桑,一部分玉的龙脉破山而出,裸露于天地风雨冰雪之间,又呈现出别一...
浅谈玉雕的美学含义
“玉”字在人们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同时,玉字的妙用也使许多人,物,事,景为之增辉生色。至于玉颜、用来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