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9-06-06
“炉烟袅孤碧,云缕霏数千;悠然凌空去,缥缈随风还。”古人喜香事。焚香、点茶、挂画、插花,被奉为四雅事。国人用香,肇始于春秋战国,滋长于秦汉,完备于隋唐,鼎盛于明清。
▲碧玉-小宣德炉(对) | 玉器编号:129801
千百年来,深院焚香是古人日常里的优雅。何妨以古人之心,行今人之事。静室一炉香,虚窗一杯茶。燃香栖心,以简素为欢。自香道产生之后,香器便应运而生,随之进化。从汉代开始便出现了专为焚香而制作的香器,此后历代出现各种式样的香炉、香熏、熏球、香盒等……
▲糖白玉-螭龙香插 | 玉器编号:165546
形制繁多的各式香器,从“物道”的角度直观而精致地记载了我国源远流长的香文化。常言道:“欲善香事,先选良器”。玩香的美妙,不光在于香,也在于香器。古人对雅趣的追求是多方的,眼耳鼻舌身意,窍窍都要酣畅。香的味道滋养了嗅觉,香器便是视觉的飨宴。“器之用,韵为美”从香器的选择上可以看出其主人的意趣和情感。
▲碧玉-蝉韵香插 | 玉器编号:162468
“金蟾啮锁烧香入,玉虎牵丝汲井回。”历代文人都喜欢咏絮香玉,而香与玉的不解之缘只有中国人才懂。中国的香与玉讲究内在,重在“谦”。和田玉讲究神光内敛,坚韧温润。中国人用香,无论是室内熏香还是个人用香,都讲究以香修行,顺气静心。是一份清新、淡雅的谦和。另外在中国文化中,玉与香皆为德的化身。玉质香器将品香与赏玉恰到好处地结合于一身,赋予了香事更多的审美情趣。
▲碧玉-蜗牛海棠香炉 | 玉器编号:162479
玉质香器种类繁多,主要是为了配合各种不同型态的燃香方式而产生。除了实际上的用途之外,基于美观及装饰的考量,让用香的情境达到极致。随着香的使用越来越普遍,玉质香器的样式也不断出奇翻新,几乎已经形成了独特的玉雕艺术,让人们无论是在用香或是赏玉时,在嗅觉及视觉的心灵意境上,都达到了美好的升华。
▲青玉-凤凰纹饰香插 | 玉器编号:152837
古人品香,乃是日常,驱虫避秽、放松身心。今人焚香,更关乎心情,调理心绪、清明祥和。每每疲惫时,取出玲珑有致的香器,擦拭赏玩一番后,燃一柱禅香,香道幽微,香云缭绕,闻香静坐,鼻观风雅,当香味缓缓氤氲于周身,只觉身心舒缓安详,灵魂宛在另一处宁静天地。
报喜香盒
温婉细腻、意蕴雅秀——殷小金其人其作
殷小金,江苏玉雕大师,其作品布局简洁,写意自然,善于动态捕捉,总体风格细腻温婉,意蕴雅秀又栩栩如生。
平安吉祥话玉雕
无论古今中外,贫富贵贱,人们大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愿望——平安,国人自然也不例外。这一点,在很多风俗民情中都有体现。如儿童的长命锁、平安扣;由桃符进化而来、逢年过节,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春联等等。
壶中日月长——玉壶雅韵
与其他材质的壶不同,玉壶从一开始就带有身份与装饰的意义,更多的是作为一种地位的象征。汉唐时期的帝王,常将美玉制成的壶形佩饰赐予功臣、长者,以表彰其功勋及帝王敬老爱老之心。
俏色巧雕,集天工人文之美
巧雕又称俏色,是玉雕工艺的一种艺术创造。设计师根据玉材的自然色泽纹理,巧心设计,妙施技艺,最终使作品的造型与颜色达到自然完美的艺术效果。有人因此认为:一件好的巧雕作品就是人类的灵感和大自然创作的结合体,极富艺术性和人文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