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9-08-20
蝉,作为弱小生命体,朝饮甘露,暮咽高枝,夏生秋亡,微不足道。但正是它的这一生命规律博得了古人厚爱,在文学作品中吟咏赞叹,从《诗经,七月》的““五月鸣蜩””到唐代的“咏蝉三绝”再到“奉旨填词”柳郎的“寒蝉凄切”,一个小小的生命寄寓了古人极多情怀。
▲糖白玉牌-居高声远 | 玉器编号:149988
千百年来,蝉入诗入画,既成为文人墨客笔下的常客;同时,蝉的形象被大量运用在玉雕制品中传承至今。大到蝉形文房用具、小到蝉形珠串手链,玉雕蝉作品不仅反映了人们追求君子如玉的人生境界,同时也希望自己能够洁身自好,拥有如蝉一般的优秀品质。
▲白玉-蝉挂件 | 玉器编号:162378
《唐诗别裁》有云:“咏蝉者每咏其声,此独尊其品格。”在古人的眼中,蝉是一种神圣的灵物,有着很高的地位,寓意着纯洁、清高、通灵。若是身上有蝉的佩饰,则表示其人品格高洁。
▲墨玉子料把牌-居高声远 | 玉器编号:156435
一句“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更是体现了蝉这一特点,虞世南认为蝉声远传的原因是由于蝉身居高树之上,而并不是凭藉秋风,巧喻一个品格高尚的人不需要外在的凭借,自能声名远扬。诗句绝美,让玉蝉在吉祥寓意之外,又多了几分儒雅之感。
▲碧玉挂件-蝉 | 玉器编号:146581
纵观玉蝉的演变史,不但体现了不同时代玉蝉的造型、玉石种类和琢玉工艺特点等,其功能更是反映出深受同时代艺术思潮和原始宗教、儒道释、民间文化观念的影响。而这对深入认识玉蝉文化特点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墨玉子料牌-居高声远 | 玉器编号:148267
玉雕师们用美玉或雕或刻成玉蝉。让观者感受到了玉的温润和蝉的高洁;而玉的不朽和蝉的重生又是如此锲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关于蝉的雕刻寓意也丰富多彩,如将玉蝉佩在腰间,谐音“腰缠(蝉)万贯”,以一蝉伏卧在树叶上,定名为“金枝("知了"的谐音)玉叶”,也有人将佩挂在胸前的玉蝉取名为“一鸣惊人”(取蝉的鸣叫声)。
▲碧玉挂件-连升 | 玉器编号:135230
玉蝉始终不能脱离清洁、纯净、高雅的内在气质,这种精神内涵已经和玉文化一起融入到玉蝉作品每一笔一划的雕刻痕迹中。“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烈日炎炎,寻一静室,听窗外蝉鸣,赏手中玉蝉,也不失为一清心雅事。
男戴观音女戴佛
玉的佩戴习惯一般是男戴观音女戴佛。为什么要男戴观音女戴佛?这主要是男女互补的意思,让男人可以吸取一些女性的优点来弥补男性的缺点,而女性则可以吸取男性的一些优点来弥补自己的不足。
选择
暗中惊慕玉色,毫不奢华的美丽,雨洗芭蕉的青翠,雾笼碧水的空漾、秋波含烟的温润。其实,玉与人,和人与人一样,能相知相守,需要缘分。 “共工触不周之山,山为之崩,女娲炼五色石,用以补天。”这应是关于宝石最早的记载。是否可以用腕中这块石头,补一补我心灵深处衰老的皱纹?
中国玉器的分期
中国玉文化有万年的历史,它以玉器为载体有明显的发展特征,按照这些特征,中国玉文化(玉器)可以分为3个重要历史时期。第一个历史时期始于原始社会至汉代,约有8000年的历史。此期玉器是中华民族自己的艺术...
东方女性的“玉镯情缘”
每一位东方女性都有很深的“玉镯情结”,那是一种传承着传统和含蓄的母性情怀,而玉镯似乎也有着眷属于主人的灵性。
玉雕观音 | 传神写照 与古为新
璞玉被玉雕师雕琢成观音以后,便有了脱胎换骨的魅力,除了拥有观音的外观,更具有佛性,让人观之能够体悟到菩萨的智慧与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