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玉文化”探究“玉的价值”

返回 分享

从“玉文化”探究“玉的价值”

来源:中国和田玉网   作者:张 涛   2005-12-22

    俗话说的好“黄金有价,美玉无价” 。
    那么究竟为什么玉的价格会这么高呢?
    细究根源,一件玉器的价值体现,不单是需要人们花费大量的精力去雕琢它所耗费精湛的工艺和得天独厚的天然价值,更主要的是所体现的文化底蕴,单就“文化”一词而言,文化是一种精神之源,是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渐渐形成的一种意识形态,是一种无形的财富;对于一种潜藏的文化内涵,仅用物质本身是无法衡量其价值的,如果没有这层文化价值的存在,玉就跟其它的奇石没有多大的区别。
   “玉”经过数千年的继承和发展,从史前的古朴、雅拙到秦汉的雄浑豪放,再发展到明清的玲珑剔透、博大精深,经历了一个由“物-神-人-物”的发展历程,是不同时代、不同思想观念下的不同产物,长期以来,相辅相乘,取长补短,最终百川归流,汇在一起,共同构成七千多年的中华“玉文化”,具体表现在一下几方面:
    一.玉具有避邪驱鬼的功效,是吉祥福康的象征,被人们视为神灵之物。
    玉的神秘是古已有之的。远古人类即有石崇拜,认为石是神灵之物,尤其是作为石之美者的“玉”,其“硬、美、润”一直为人称颂。利用玉本身固有的许多特点,人为地为它罩上种种神圣的光环,把玉奉为万物主宰、天地之精。从古至今有关玉的说法日益神奇,充满了浓郁的神奇、隐秘色彩。
    汉时人们为祈求尸体不朽而制造的葬玉,有玉衣、丸窍塞、玉琀和握玉四种。玉衣因死者身份、官衔高低有别,又有金、银、铜镂之分。九窍塞是填塞或遮盖死者的耳、目、鼻、肛门和生殖器九个窍孔之用的,目的是防止人体内的"精气"由九窍逸出,以达尸骨不腐。
    随着民间对玉的使用渐渐的普及开来,玉作为一种吉祥,福康,财富的象征,经过几千年的言传作为一种宗教信仰,被人们保留下来,至今人们仍视玉是一种驱鬼避邪带来好运的神物,作为一种饰品佩戴于身。
    二.玉,权利,地位,财富的象征。
    在我国,“玉”早期只是皇家贵族士大夫们独家拥有的专属品,“玉”象征着权贵,是高贵的化身,而作为一般的贫民对玉的使用只是一种无法实现的奢望罢了。
    据史料记载,东周王室和各路诸侯,都把玉当作自己的化身。他们佩挂玉饰,以标榜自己是有"德"的仁人君子。"君子无故,玉不去身。"每一为士大夫,从头到脚,都有一系列的玉佩饰,尤其腰下的玉佩系列更加复杂化。所以当时佩玉特别发达。     
    在春秋战国时期,玉大量输入中原,王室诸侯竞相使用玉,此时儒生们把礼学与玉结合起来研究,用玉来体现礼学思想,以儒家的仁、智、义、礼、乐、忠、信、天、地、德等传统观念,比附玉物理化学性能上的各种特点,随之"君子比德于玉",玉有五德、九德、十一德等学说应运而生。"抽绎玉之属性,赋以哲学思想而道德化;排列玉之形制,赋以爵位等级而政治化。"是当时礼学与玉器研究的高度理论概括。这是中国玉雕艺术经久不衰的理论依据,是中国人七千年爱玉风尚的精神支柱。
    三.玉,人的品质,气节,美的化身。
    从古至今,人们常将玉的细腻,洁净无瑕的物理化学特性来比喻人们做人的高尚的品德,气节和年轻美貌的女子的“貌”。因此一些反映人德与质,气节,美的词语便应运而生,成为佳句,并一直沿用至今。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意思是: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完整保全;比喻宁愿保持高尚的气节死去,而不愿屈辱地活着),“婷婷玉立”(形容女子秀美的外表,婀娜多姿的身材),“冰清玉洁”(像玉那样清洁,像冰那样像冰那样清明,比喻操行清白)等等。
    其中“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诞生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动人故事,我国南北朝时东魏的孝静帝被迫将帝位让给丞相高洋,高洋为了斩草除根,将把东魏宗室近亲全部处死,连婴儿也无一幸免。东魏宗室的远房宗族也非常恐慌,生怕什么时候高洋的屠刀会砍到他们头上,于是赶紧聚集起来商量对策。有个名叫元景安的县令说,眼下要保命的唯一办法,是请求高洋准许他们脱离元氏,改姓高氏。元景安的堂兄景皓,坚决反对这种做法。他气愤地说:“怎么能用抛弃本宗、改为他姓的办法来保命呢?大丈夫宁可做玉器被打碎,不愿做陶器得保全。我宁愿死而保持气节,不愿为了活命而忍受屈辱!” 后来元景安为了保全自已的性命,卑鄙地把景皓的话报告了高洋。高洋立即逮捕了景皓,并将他处死;元景安因告密有功,高洋赐他姓高,并且升了官。而“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作为传世佳句被保留下来。
    从古人开始使用玉到现代,玉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发展史,经过这数千年的人们对玉的崇拜,玉所包含的深意经人们代代相传并不断的完善,逐渐形成一种思想理念,并且根深蒂固,而在这种思想理念产生的同时也孕育出了玉的特有文化即“玉文化”,玉文化的产生为玉蒙上了一层神圣而神秘的面纱,因此在看玉的价值时,应结合玉数千年来所形成的文化去看它的价值。

(本文由中国和田玉网编辑整理,欢迎分享转发。了解和田玉、购买和田玉,就上中国和田玉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