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12-05
和田玉,她诞生在“万山之祖的”昆仑山脉,她静静地深藏在大山的腹中,孕育了几亿万年。她是自然界里最完美、最精彩的结晶。
随着岁月的更迭、时空的转换,有一部分精灵不甘心默默无闻,便随着母亲的阵痛破山而出,裸露于天地冰雪之中,在经历了风雨雷电的洗礼后,这些精灵们义无返顾的向山涧、河流奔去,向夜空里的星星一样洒落在天地之间。她们是最具有顽强地生命力量,又经历了漫长痛苦的磨砺,她们彻心彻骨地与光同生死、与雷电风雨相亲、与冰霜水火相融,最后真正的成为吸取了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的人间精灵。她是上天对人类最美好的馈赠,
早在公元前十七世纪至公元前十一世纪的商代,当塔里木大漠的长河落日率领着罗布泊的孤烟追逐到准葛尔魔鬼城的风铃落照之地时,从漫漫黄沙古道驼铃的回响中,从西域辉煌历史的烟尘里,她已经从遥远的故乡来到了中原商殷王朝,谁可曾想到这一来就有了几千年的缠绵悱恻、荡气回肠的故事。她又因晶莹美丽、秉性高雅、温润光洁而为历代帝王将相、达官贵人、文人雅士所追求,视为圣洁之物,作为吉祥和权力的象征。人们始终不弃不离地眷恋着她、垂涎着她。
她是华夏大地中最为深奥的一种特殊文化,她贯穿了中国整个的历史时期,她始终不渝地用自己的品质在记录整个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变化。有关她的趣闻轶事,更是丰富多彩,足见中华民族把她爱的至深、至诚、至迷、至痴。因此而升华成为国人传统的用玉观念,这就是尊玉、爱玉、佩玉、赏玉、玩玉。是她通过另一条线索记述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政治、文化精髓和以她为基础的中华民族的文明史。
拂去岁月的风尘,展开历史的长卷,我们就会发现她以其独特巧妙的方式,反映了每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和每个时代的民族精神及文明,有形与无形,高贵与世俗,财富与贫穷,理性与迷信,死亡与生命……我们一直和她在水火交融,于她浑然一体,从她身上绽放精神,启迪智慧,在她身上碾出了几千年个轮回。
一直以来在我的感觉中她都渗透着对大漠古道的眷恋、对故乡高山雪水的深切感情,质朴但也深厚,平淡却也奢华。连同她一丝淡淡的忧愁,久久地萦绕在我的心头,像是要我做些什么。古人说:玉不雕不成器,雕不精亦不贵。是她愿意让你雕刻,愿意让你给予它新的生命,对它来说是一次脱胎换骨、洗心革面的大手术,但是她很坦然,也非常的从容,这样的思想是让我既羡慕又害怕,羡慕她如此从容地来接受新的生活、新的思想和新的生命。它不怕身体的支离破碎和面目全非,它安静地在接受自己新的生命、新的灵魂。我害怕我在给予它新的灵魂的同时也把我自己的糟粕也给了它,让她在孕育新生命的同时也沾染上我的劣根。最后,有人受琢磨、受撕心裂肺的痛成为美玉,而有人拒绝便成为顽石,仍然平庸。
做一个真正出色的玉雕家难,做一个真正懂得玉的人同样很难。我在向理想的艺术殿堂憧憬追求和跋涉的过程中,也就不断的在获得精神上的升华和超越。
她为我们展示了一个灿烂、广博、深厚、伟大而高尚的精神世界。她是精神,是意念,是理想,更是中华民族对美的追求和升华!
(作者:新丝路文苑网友 金黄色)
灵玉的精神——玉的儒家伦理学
儒家学者形成了最早的世俗玉学家团队,他们的赞美惊天动地,把玉推举到道德象征的高度。他们描述玉的质地坚硬慎密,色泽皎洁冰莹,性情温泽细润、声音清越舒远。
北京博观2015春拍专场《小酌》玉制香具作品赏析
香文化伴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回归到了大众的视线当中。全国各地的香文化协会也纷纷成立起来,一批又一批的名人雅士更是醉心于“香道”的学习。然形而上的“香道”终究是要借助形而下的器具来体现的,所以香料和香具作为一个载体是必不可少的。
品中华文化中的玉主要看气质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玉石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语言符号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髓已浸入华夏文明血脉,在无形中带来正能量的滋养。
玉色生香—和田玉鼻烟壶
鼻烟壶顾名思义是盛装鼻烟的容器,始于明,盛于清,是集雕刻、绘画、书法、烧瓷、镶嵌、剔漆等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其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在收藏领域,独树一帜。
玉-石之美者
“玉”字始于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代许慎《说文解字》云:“玉,乃石之美者。其字像三玉连贯之形。”这一注解从物质上(石)和艺术上(美)两个方面科学地阐述了“玉”字的概念。“象三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