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乐艺网 2009-07-04
佩玉的女子,总有着说不尽的婉约。那一脉脉一丝丝古典的风情,如水波一样,缓缓地浸没了钢铁城市的冷漠与坚硬。
中国的女子,天生适合佩玉。玉的温润莹洁、玉的含蓄细致,那种静静栖于一处不事张扬的内敛,那种蕴含在极深处的世事沧桑,也改变不了它的美丽。
而佩玉的女子,本应该停伫在陈逸飞的油画里。
想象着一个清丽的女子,自茫茫人海中盈盈逸出,齐眉的整齐的刘海、完美的古典的鹅蛋脸,浅笑轻颦,脸颊上浮起淡淡的红润。偶然间,一阵轻风荡起她的长发,她伸手撩到鬓边,露出了戴在手臂上的翡翠镯子,莹莹的剔透的白,里面有凉沁沁的翠绿色在舒缓地荡开……
佩玉的女子,天生应该与茶香、琴弦为伴,万丈红尘惊扰不了她。外面的世界一日千里,天翻地覆,她也仍在室内淡定地烹茶弄琴,不随时间老去。春夏秋冬地轮回无法在她的脸上留下痕迹,即使风雨侵袭,她抬眼间的一笑,也仍是从前的月白风清。
一块玉,在与肌肤的日夜相亲相随中,渐渐会变得更加细致和更加柔润。
一个人,在与玉年年月月的长相厮守中,终将与玉渐渐共为一体。
玉可碎,不可亵。佩玉的女子亦是,纤纤弱质中常有凛然风骨,温柔婉约中会有坚定的拒绝。一路行来,是玉壶冰心,虽然历尽世事,仍不染风尘。
佩玉的女子是世间极品,可以揣想,可以惦念,可以与之相交、相亲,却常在不经意间与之错肩而过——只因为相玉,需要的是人间难得的慧眼……
品中华文化中的玉主要看气质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玉石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语言符号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髓已浸入华夏文明血脉,在无形中带来正能量的滋养。
玉雕小品 | 玉雕中的“小情趣”
所谓的玉雕小品,顾名思义就是指体型小巧、雕工精细的玉雕作品。随形就势,细腻刻画,一般题材简约,风格隽永而富于雅趣。
玉器中纹饰图案的寓意
玉文化是中国灿烂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玉器从庄重、严肃的礼器变化到世俗化的护身符;从皇家专用御宝到寻常百姓的吉祥物。由于用途的不同,玉器用于表现文化的手段——纹饰图案随着发生演变...
香云氤氲,玉有雅趣
玉制香器,与古为新,由心而发。玉香器宜赏宜藏,让寻常日子充满风雅与情趣。
玉手香凝,全凭腕间风情
手镯为女人而生,女人也难以抗拒它的魅力,有品位的女人更是如此。它不仅能彰显低调、儒雅的气质,也给人一种洗尽铅华、返璞归真之感,更符合中国人的含蓄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