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4-04-01
在我国,和田玉一直被称为“国玉”,更是古代四大名玉之首。根据现有的历史资料可知,和田玉在我国至少已有了三千多年的历史,不但是我国玉文化的主体内容,也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贵遗产和艺术瑰宝,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
我国是世界历史上惟一将玉与人性相融的国家。《诗经》之中,便有这样的说法: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孔子除认为“君子比德与玉”外,更明确的提出了“玉德”之说,认为玉如君子,有十一德。春秋之后的历朝历代,见诸于古籍的玉德说法多样,大抵有十一德、九德、五德等多种说法。历史对于玉德的最后诠释,来自于东汉许慎的“五德说”。
五德之一:仁——“润泽以温,仁之方也”。即材质温腻、柔润有光泽。佩戴玉石,就像有个具有仁爱之心,生性温和的君子时刻陪在你的左右,感染着你,让你的性情最终得以蜕变。
五德之二:义——“理之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从外表看就能看到玉的里面,是否有杂质,这是玉的忠义,也是古时君子必备的一种品德之一。俗话说的好:“画龙画虎难话骨, 知人知面不知心”。“义”字看似简单,真正想要做到,却实在并不容易。
五德之三:志——“其声舒畅,专以远闻,志者方也” 。敲击玉石,会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并且能传到很远的地方,说明玉是有智慧的,并且善于传达给周围的人。这是君子志在四方的表现。
五德之四:勇——“不挠而折,勇之方也”。不屈不挠,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玉的这一特点,代表着君子超人的勇气!
五德之末:洁——“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当玉断裂的时候边缘会有很锋利的断口,但是我们用手来触摸的时候并不会伤害到我们, 这点与其他任何物质都不同,表明了君子洁身自好的特点。
至此,玉彻底成为了君子的化身和代表,是纯洁之物,更是中国传统美德的代名词。
不但如此,古人还给玉加上了更多更美好的含义,他们说美人是“如花解语、如玉生香”;他们赏雪景,说“堆琼砌玉”;他们形容神仙所居住的楼阁,是“琼楼玉宇”;他们称呼居住在九重天上、掌握着无上权势的天宫之主为“玉帝”……
羊脂白玉子料挂件-小玉米 玉器编号:144153
碧玉挂件-观音牌 玉器编号:143692
糖白玉挂件—金玉满堂 玉器编号:141908
(翠青)白玉挂件-荷语 玉器编号:141224
羊脂白玉-素面守护牌 玉器编号:141562
玉,在中国文化中,无所不在,无处不见。它代表着一切美好、也是最高权力的代表。
美玉人生
玉经识玉者赋予了灵魂,赋予了生命,便产生了无尽的价值。赏玉者与被赋予生命和灵魂的美玉相携,那才是人间真正的相得益彰。
治玉大师陆子冈
子冈牌 玩玉者,对明代的“子冈玉”不能不知。 明代时苏州、北京和扬州为全国三大琢玉中心,苏州尤为突出,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说:“良工虽集京师,工巧则推苏郡。”据史料记载,明代苏州的玉雕...
写实or写意,这是个问题
其实,写实和写意的优劣,更多的是在于创作者对于玉石的理解,它们只是表现形式的不同,思想才是艺术品的灵魂。
宋元玉鱼流行:灵气生动寓意吉祥
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中,就已出现玉鱼;商周时期,玉鱼迎来第一个流行高峰;但此后的两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玉鱼的制作和使用跌入低谷,很少发现;宋元明清时期,随着玉器世俗化、生活化趋势的确立,玉鱼作为一种寓意“有余”的吉祥物,深受喜爱
选择
暗中惊慕玉色,毫不奢华的美丽,雨洗芭蕉的青翠,雾笼碧水的空漾、秋波含烟的温润。其实,玉与人,和人与人一样,能相知相守,需要缘分。 “共工触不周之山,山为之崩,女娲炼五色石,用以补天。”这应是关于宝石最早的记载。是否可以用腕中这块石头,补一补我心灵深处衰老的皱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