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5-06-15
放眼中国玉文化史,花鸟题材作为玉雕创作的主流艺术形式,可谓经久不衰。在中国玉雕几千年的历史中,有一些花鸟题材经历代玉雕师们反复雕琢而成为一种经典表达。比如鸾凤合鸣、鸳鸯戏水、喜上眉梢、年年有余、金玉满堂、瓜瓞绵绵、一鹭连科等等。可以说,这类寓意祥瑞的花鸟作品一直是传统花鸟玉雕的主流艺术题材。
中国玉石雕刻大师王金忠也承袭了这一传统创作了不少花鸟类型作品,如《满园春色》、《富贵双鲤》等。这些作品大都采用和田玉籽料留皮俏色的方式,取材传统,雕工精湛,颇有宋代院体花鸟画之富丽风神,所以在业界,王金忠的雕刻风格也被称之为院体花鸟玉雕。
《满园春色》、《富贵双鲤》双双荣获“天工奖”、“百花奖”金奖
作为当代花鸟玉雕领域的领军人物,王金忠对花鸟创作的探索绝不止于继承传统。如果说传统花鸟玉雕注重的是富贵“形相”,草木花鸟都满浸喜乐的人情。那么,王金忠的花鸟创作则是取法两宋院体花鸟画,更侧重用造境的手法表达出富贵“气度”。因此他雕琢花鸟充满了传统儒家式的祥瑞象征意味,给观者一种纯粹之美的审美体验。
王金忠院体风格花鸟题材代表作品《双鹤合鸣》
如作品《双鹤合鸣》没有大面积的皮色,不同于传统花鸟玉雕富丽吉庆的视觉效果。《双鹤合鸣》利用散落在和田玉籽料上的金黄皮色,巧妙的设计成为仙鹤的头冠、麦穗,仙鹤姿态优雅似君子之风,营造出一片宁静玄远的怀古意境,让人想见闲适、优雅的士大夫生活方式和与之对应的传统富贵精神。
如果说《满园春色》是用唯美的形式和闲雅的意境来表达富贵精神,那么作品《双鹤》则是用象征意味来呈现院体的审美诉求。仙鹤在传统文化中是君子品质的象征,自宋代以来,院体花鸟画便常取材作画,王金忠大师借用这一文人化的题材传达出“富德贵心”的富贵气度,观之优雅、秀丽,意味崇高,毫无市井俗气。
王金忠
王金忠大师所创作的花鸟作品深得宋代院体花鸟画的真味,构图讲究,画面纯净而工整,意境娴雅,给人清新、隽永的美感。与传统花鸟题材创作相比,王金忠大师的花鸟创作用诗意化的画面深化了富贵气息,赋予“富贵”更深厚的人文精神内涵。在商品化大潮泛滥的当下,这种坚持艺术人文性的创作尤为可贵。
大道至简 | 玉雕的减法艺术
根据玉石本身的属性,减去玉雕中不必要的元素,更能凸显雕刻的主题效果,很多情况下,玉雕都是一门做减法的艺术。
和田玉的美学鉴赏
“玉,石之美者。”因为美,石才实现了向玉的转化。因为玉美具有丰富的观赏要素才能转化为精神,从而使玉成为中国古代不可多得的载体。可见玉美学研究在中华古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风动荷生香,玉荷养心神
荷花在玉雕作品题材中,经常能够见其芳踪。可见传统文人情调中,“荷”所扮演的角色多是风雅甚至是时尚的。
玉石人生
一直想要一副手镯,玉质最佳。所以,闲暇时去逛“石头记”便成了一大乐趣。在喧闹的街边寻得这一处古色古香的店面,就像一颗燥热的石头投入了一潭碧泓。随手关上店门,也关上了尘世的浮华,门内,是静静的玉。淡淡...
缘定七夕 玉守一生
“碧梧初出,桂花才吐。抬头望,牵牛织女渡河桥。人世间,一琚玉石代红丝。”七夕来临之际,为她,选一件和田玉,不仅是因为它代表忠贞的爱情,更是一种爱情的坚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