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作者:品臻 2016-01-05
佛教源于印度,据考证,最早在秦始皇时期,佛教便已传入中国。到了魏晋南北朝,佛教逐渐植入国人心田,最后更发展为与中国本土儒、道并列的一种宗教文化,无孔不入的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玉文化亦不能免俗。
佛教对玉文化最直接的影响是玉器中各种关于佛的题材,如观音、弥勒佛、释加牟尼等等。
看到这件作品的玉友不免要问,说是十八罗汉手串,怎么我数来数去,也只有九颗糖白玉珠,就算再加上一大二小两颗三颗牛角珠,也才只有十二颗珠子吧。其实这正是这串手链的别致之处。
此糖白玉手串选材可谓精良,每颗玉珠均为半白半糖,两面各雕一张罗汉脸孔,九珠十八罗汉,喜怒哀乐忧惧神情不一,却都栩栩如生。
此外要说的是,在中国,十八是一个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
作品玉质细腻温润,无瑕疵。设计随形就势,造型圆滑,弥勒嘻嘻而笑,容貌勾勒细致,憨态可掬,背面光素留皮,略带皮色。
看过了罗汉与佛,我们再来看看观音:
佛祖于菩提树下,证见大道,菩提树从此成为了佛教圣物。此作品雕一叶菩提,叶内观音静坐,碧莲滴露,不着一字而清静自来,禅韵生幽。
最后请佛祖镇楼:
精选黑青玉子料雕琢而成,整器色正匀洁,常光下色呈纯黑,手感亦细腻油润。牌身浮雕佛头,丰颐广额,垂眉敛目。整器线条流畅、雕工精细,佛祖形象栩栩如生。背面阴刻翠竹潇潇,自具意境之美。
茶具,你知道多少?来看那些工巧细致的和田玉茶具!
茶文化即在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包括茶道、茶德、茶具、茶艺等等。世所公认,茶文化起源于中国,而中国,也正是茶的故乡。
怡情悦性把玩壶
说到把玩器,很多人不可避免的就会联想起“文玩”二字。这几年,文玩俨然已成了一股席卷全球的风潮,使得无数人为之沉迷。它根植于中国古代文化,也因此与玉结下了不解之缘。
中国历代玉雕童子佩鉴赏(图)
金玉童子 高5.1cm(引自《文物藏品顶级标准图例-玉器卷》) 清白玉击鼓童子 高7.2(引自《古董速查手册-玉器》) 明白玉持荷童子佩 高5.7cm(引自《上海出土唐宋元明清玉器》)国人痴迷玉八千...
玉器雕琢的构思和设计
古人云:玉虽有美质,在于石间,不值良玉琢磨与瓦砾不别。意思是说石中的玉虽然有美的本质但是没有精细雕琢,与破瓦乱石一样。观赏手中祀玩的玉器,我们不能不承认,每一件精美的玉器,皆为琢磨之物。故古人语玉不...
玉雕的电脑工并不可怕 看看瑞士人的做法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玉雕行业出现了电脑控制的机器雕刻工艺,由于可以批量产出,节省了人工,机雕的玉件成本会低很多,市场上将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机雕玉件。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新技术和市场局面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