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玉则刚 2017-03-02
随着科技的进步,在玉雕行业出现了电脑控制的机器雕刻工艺,这种工艺如同电脑绣花的工作原理:由电脑指挥几部钻头同时在玉料上刻制预先设置的图案。由于可以批量产出,节省了人工,机雕的玉件成本会低很多,市场上将可能出现越来越多的机雕玉件。该如何面对这样的新技术和市场局面呢?
我们不妨看看七八十年代手表市场的变革:当时石英表开始商品化,进入市场,由于走时更精准、产能提升快、成本更低廉,迅速占领了市场、挤压了机械表的份额,机械表市场份额一度被压缩到了15%。瑞士是机械表的主要生产国,制表业是瑞士的支柱产业,受到石英表的冲击,有近千家制表企业倒闭,十万人失业(当年瑞士人口只有600多万),简直是灭顶之灾。
面对这样的局面,瑞士手表业并没有选择跟进石英表,与日本竞争,而是继续坚持机械表的方向,不断创新、提高工艺和技术含量。先后开发了陀飞轮、双时区、双重日历(公历和农历)等复杂的功能。而这些功能对质量和工艺水准要求非高,在客观上限制了产量的提升,也就造成了限量版、小批量的模式,在市场上供不应求,且单价要高得多。如今在中高端手表市场中,几乎就是瑞士机械表的天下,这些机械表已经不再是计时工具,而是奢侈品、工艺品,甚至是艺术品。而石英表只能沦落到小商品市场的柜台中。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出,规模化的生产工艺虽然短期内能提高产量、降低成本、打开市场,但是长期看,这些流水线的商品终将成为初级消费品,最终进入红海。
再看看玉雕行业,有类似的地方,也有不同所在,不同之处在于:好玉料的稀缺性从客观上就让玉雕行业要“限量”,同时买家也变得更加成熟和理性、更加专业、也更加挑剔,这从另一个角度迫使玉雕行业要深耕细作,认真对待每一块玉料,最大限度地挖掘出它的美感、附加给它艺术价值,使它成为艺术品。而精工细作、有设计有创意、人玉合一的玉雕作品才会被买家和藏家追捧。
从翡翠市场的现状也能看出这样的端倪:市场上佛公和观音题材的雕件几乎是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除了料的差异,没有任何差异,这也就造成了翡翠成品中,雕刻部分的附加价值几乎没有,翡翠成品的价格几乎就是材料的价钱。整个翡翠行业几乎都是在交易,而缺少创意,翡翠雕刻的从业人员几乎都只是熟练工,翡翠的艺术作品也远远少于和田玉。
所以不论是从市场发展的角度,还是珍惜和尊重优质玉料的角度,机雕都不可能成为主流,玉雕师和工作室要认清这样的形势,不要被短期的利益所诱惑;从长期看,机雕只能出商品,不会出玉雕作品,更不会成为玉雕艺术的主流。
新疆的玛纳斯碧玉
新疆盛产宝玉石的历史悠久,素有“宝玉石之乡”的称谓。被称为“昆山之玉”的和田玉更是古今闻名,享誉中外,在宝玉石市场上深受欢迎。然而在新疆北疆玛纳斯县的天山深处,还盛产碧玉,也被称为“天山碧玉”或“玛...
大肚能容,开口便笑——玉雕中的大肚弥勒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开口便笑,笑世间可笑之人”。这副远近闻名的对联正是对大肚弥勒最好的诠释。
厚才薄意石上画——海派玉雕大师万伟
海派玉雕素以“海纳百川”和“精工细作”闻名世界,绘画、雕塑、书法、石刻、民间皮影和剪纸、当代抽象艺术,只要是“美”,海派玉雕师们就能将他们运用在作品中,海纳百川,兼容并蓄。
关于和田玉的九大误导性理论
在玩和田玉的过程中,很多玉友总是会听到一些莫名其妙的理论,弄的人一头雾水,其实这些理论都是早先一批开始玩和田玉的人对和田玉的误解,整理出来差不多是九条误解性的理论,这些理论或多或少的都对玉友造成了误导。
雅趣 |方寸艺术 文房玉雕
近几年随着国民文化审美价值的提高,玉质“文房”器具,受到了不少文人雅士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