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缘阁 2017-05-23
一直以来,人们都将新疆昆仑上产出的和田玉按照产状分为山料,山流水料和子料三大类。近年来,随着一些和田玉专业课题组队对新疆的各类和田玉矿床进行的多次野外实地考察和深入调研,发现这种传统的分类方法其实并不全面,其划分依据过于单一,也未曾与市场紧密结合。通过大量产地考察和市场调研,并结合和田玉产出地质环境,形貌特征以及商业名称,他们认为:可将新疆和田玉分为山料,坡积型和田玉,冰碛型和田玉,山流水料,子料和戈壁料,共六个大类。
1.山料
山料是指直接从和田玉矿山开采的玉料,也称为和田玉原生矿。这些原生矿矿石的主要特点就是呈块状,不规则,锐棱锐角,质量差异较大。开采条件好的矿山,开采出来的于是块体较大,反之则小。
2.坡积型和田玉
坡积型和田玉是指和田玉原生矿体受到地质构造运动发生崩解,分布在原生矿体下方山坡上的玉料。
坡积型和田玉矿床的规模一般不大,玉石富集状态与山坡的陡缓有关。由于玉石搬运的距离不远,没有经过太多的磨蚀作用,所以一般保留着尖锐的棱角,质量参差不齐。
3.冰碛型和田玉
冰碛型和田玉是指和田玉原生矿受到冰川的挖蚀和泡蚀作用而被冰川所包裹后,随着冰川的移动而下移,到达雪线以下之后,冰雪融化,冰碛物中可开采的和田玉料。冰碛型和田玉矿床主要分布在和田县喀什塔什乡的阿格居改冰川附近。
每年到了天气炎热的夏季,由于冰雪消融,玉石露出,会有很多采玉人到冰川下开采玉石。由于每年都有新的冰川下移,所以每年该和田玉矿都会有新的玉石发现。在冰川下开采出来的和田玉,一般都会有较明显的冰川痕迹。由于冰川的磨蚀作用,玉石块体都具有一定的磨圆度,其表面的光泽较特殊,与其他矿床类型的和田玉表面光泽差异较大,在块度比较大的和田玉表面,往往可以看到冰川的刨蚀痕迹。
4.和田玉山流水料
所谓山流水料,是指玉石块体经过各种地质构造运动,风化,冰川挖蚀等作用从原生矿剥离之后,流水作用将其进行了较短距离的搬运,玉石块体的杂质以及锐棱锐角被部分磨蚀之后形成的一种玉料。
该类玉料主要产于河流的中山六,最为著名的是玉龙喀什河的支流所产的山流水料。它的主要特点是玉料呈次棱角状,具有一定的磨圆度,表面较光滑。山流水料一般发现的地点离原生矿都不是很远。
5.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子料是指玉石块体经过各种地质构造运动,风化,冰川挖蚀等作用从原生矿体剥离之后,流水作用将其搬运了较远的距离,并且经历了“沉积-搬运-沉积”不断循环的地质过程,最终形成呈浑圆,卵石状,磨圆度好,块度大小悬殊,表面有薄厚不一的皮壳的一种玉料。和田玉子料又称“仔料” ,“子玉”等。较为著名的产地为新疆和田地区的玉龙喀什河和喀拉喀什河。
它的主要特点是磨圆度好,很多形状呈卵石状或流水线形,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有皮色,且皮色种类非常丰富,但主要以红褐色居多,商业上按照不同的颜色赋予它们非常形象的名字,如秋梨皮,枣红皮,虎皮,鹿皮等。
6.和田玉戈壁料
和田玉戈壁料是指玉石块体经过各种地质构造运动,风化,冰川挖蚀等作用从原生矿剥离之后,经过流水以及风力作用,搬运至距离原生矿较远的戈壁滩上,表面具有风蚀痕迹的玉料。
和田玉戈壁料的主要特点是表面具有风蚀痕迹,一般特点是块度较小,磨圆度较差。它一般由和田玉子料或者山流水料演化而来,所以有些戈壁料表面具有子料或者山流水料的特征,戈壁料较为著名的产地是新疆策勒县的戈壁滩。
佩玉讲究之——男戴观音女戴佛
其实,不论是观音还是佛,都是普渡众生、祛灾祈福、避邪消灾、逢凶化吉、永保平安的守护神。因此,玉界臻品给大家的建议是,请玉,不必墨守成规,也不可刻意而为,随缘、随喜才是最好的选择方式。
解读中国古代玉牌
玉牌饰早在良渚文化时期已经出现,在汉代,出现了用于赏玩或陈设的玉牌饰,到明清时期,玉牌饰形制多样,用途各异。
和田玉与爱情
『爱情玉』 现代人还把玉当作情人间相互表示爱慕,传递情感的一种信物,在古代更是如此。《诗经。卫风郑风...
甜如蜜的和田玉糖玉,别有一番风味
糖玉是和田玉中一个很独特的品种,它特殊的颜色和名字组合起来给人一种甜蜜的感觉,如今糖料正越来越受到收藏者的喜爱成为市场新宠。
和田玉是玉文化的代表
和田玉之所以历久不衰,历久弥笃,除了其自身具备其它玉种不具备的物质属性和优势外,还有一个深刻原因,这就是附加于和田玉之上的文化及精神价值。和田玉是中国文化精神和价值的重要物质载体。由于在中国漫长的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