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9-05-07
中国人爱鱼,其性情温顺,群聚嬉戏,追逐贯行,沉浮自如,自古就被认为是吉庆祥和的化身。
▲白玉子料把件-龙鱼 | 玉器编号:165714
玉雕作品中,鱼是最为常见的题材之一,许多玉雕师都会在作品中体现出鱼的身影,不管是抽象或写实。鱼,流线型雕刻,游动中鱼儿的身体惟妙惟肖,是美丽的象征。
▲墨玉子料挂件-双鱼戏荷 | 玉器编号:151862
在各种类型的作品中,笔者对随形的玉雕鱼情有独钟,因为随形的料子,更能将鱼儿游动时的灵性充分展现出来。
▲墨玉籽料-带子上朝 | 玉器编号:85651
有的料子开采出来就有一定的弧度,和鱼简直神似,有的料子在后天挖脏去绺的过程中,渐渐变得有了弧度,成为长形或者其它形状,经过玉雕师的精致设计、巧妙雕琢和抛光,就变成了“活灵活现”的小鱼,让人啧啧称奇。
▲碧玉巧雕挂件-连年有余 | 玉器编号:155539
在以“鱼”为题材的玉雕作品中,多数玉雕师会将鱼与莲花结合起来。想象一下,一条欢快的金鱼游玩在莲花池中,既符合自然的景观,又赋予了美好的寓意,可谓一举而得。鱼者,余也。手握着连年有余的雕件,让人们产生一种美好的期盼与祝福:每一年都是丰收年、生活富足有余。
▲墨玉子料-墨荷香插 | 玉器编号:153299
大自然所有生物都活在自身的舒适圈。鸟依托于天,鱼依托于水,恰巧它们的一生都好像为自由欢快而活。在现在这个浮躁忙碌的社会中,人们往往希望自己如水中鱼一般,栖息水底,悠然自得,嬉戏追逐。
▲墨玉子料挂件-富贵有余 | 玉器编号:152199
子非鱼,安知鱼之乐?玉雕师通过与不同的题材搭配,总能够表达出更多独特的韵味和情趣。对于不同需求的人,可以佩戴不同寓意的玉雕鱼,佩戴美观的同时,更能得到了美好的祝愿。配一根素绳随心佩戴,玉颈生香,举手投足悄然惊起一池涟漪,用这样一款美物来迎接初夏的到来,想想都觉得诗意!
品中华文化中的玉主要看气质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中,玉石更是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作为语言符号体现了人们的思想和观念。玉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其精髓已浸入华夏文明血脉,在无形中带来正能量的滋养。
年年有鱼,岁岁有余——玉雕说鱼
每一年都是丰收年、生活富足有余。对于中国人来说,“鱼”这一生物,被赋予了太多美好又特殊的含义,玉雕中的“鱼”也不例外。
和田玉也有不一样的佛系!
喜爱佛系的“佛系玩玉人”或是傲然,或是淡冷,然而如和田玉一般,他们外有清冷无色,内则温润入心。
诗意清欢 烟云生境——和田玉香插
自古,玉与香便有解不开,道不明的联系。玉质香插与香料为伴,温润与柔绵相呼应,实在是妥帖至极的绝配。
浅谈玉雕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玉”这一名词,无论是在古人还是现代人的心目中,都对其充满了无比的崇敬与好奇。中国人爱玉赏玉的习惯由来已久,从远古的石器时代至今,据目前考古认定已有八千余年的历史,许多古书与文献都做了记载与详细的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