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20-01-02
观花落而叹花开,看枯败而念生机,拂落雪而感春风,踏秋草而怀夏烈。人对于那些逝去的时光,往往都是依依不舍的,总是试图寻找挽留它的方法。于是,在忙里偷闲的日子里,人们开始不断地捕捉那些属于四季的玉雕,沉浸在拥抱四季的快乐中。
▲糖白玉摆件-君子之交 | 玉器编号:152195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在经历了冬天的能量积蓄,蘑菇在一场春雨苏醒了过来。相比各色花朵的怒放,蘑菇一个个多在安静的地方,悄悄地长大、开伞。与百花的邻家女孩相比,蘑菇更像一个书香门第的大家闺秀,或者更像一个贵族血统的女孩。就好似那句诗一样:“我就在那里,一个人,安安静静,不骄不躁。”
▲碧玉挂件—连升 | 玉器编号:132962
夏日中最惬意的事,莫过于夏晚泛舟采莲蓬。消散了一天的炎热,释怀在一望无际的荷塘里。荷叶、荷花带着泥土淡淡的芳香。莲蓬,在时光荏苒之间,从荷花里蜕变演绎。莲子熟了,如同十月怀胎的孕妇孕育着新的生命,包含着收获的庆典。拨开碧绿的外衣,看着洁白的莲子。品味着它的甘甜,带着无限的遐想,从此我拥抱这一季的夏天。
▲碧玉挂件-春华秋实 | 玉器编号:166830
每年秋天,院子里的葡萄树便结满一串串晶莹剔透的绿葡萄,在秋日的阳光下熠熠生辉。在巴掌大的绿叶的衬托下,宛如一颗颗碧玉,在秋风中摇曳。尤记得孩童时,偷偷跑到藤下摘葡萄的场景。观望四处无人,一把塞入嘴中。一开始还有些酸爽,到了后面更全剩苦涩。少年的不懂事就像这夏末秋初的葡萄,辛酸而苦涩。而到了秋日中旬葡萄就满口甘甜了。成长大概也如同葡萄一样,终会由青涩酸楚变得成熟甜蜜。
▲黄玉挂件-佰财 | 玉器编号:145542
霜降浸,小雪染,冬日里白菜,过滤了世俗的杂色,通体清澄,如晶莹的黄玉,让人想到冬日里的暖阳。在阳光中寻找生长的能量,又在秋霜中提取生命的色泽,它几乎标志了一个冬季的颜色。叶片上的脉络,似农人掌上的青筋,树枝状清晰,春天般绚烂。有了骨骼的神经,应是生命激情的挥洒,也是有温度有厚度的担当。"翠叶中饱白玉肪,严冬白雪亦甘香",光鲜靓丽的容颜,缠绵娇美的仪态,在俗世的光阴里,散发出诗意和朴素的光芒。
一件件玉雕镌刻了一段段光阴。曾经的最美,虽早已隔着岁月的悠长,在尘世烟火中,淡了妆容。但光阴里的玉雕,任岁月流转,四季常伴。
玉色生香—和田玉鼻烟壶
鼻烟壶顾名思义是盛装鼻烟的容器,始于明,盛于清,是集雕刻、绘画、书法、烧瓷、镶嵌、剔漆等工艺美术之大成的袖珍艺术,其巧夺天工的制作技艺,在收藏领域,独树一帜。
从汉字中看玉的遐想
在书柜翻阅书时,偶然发现两本《重订六书通》,书名一致,但封面不同。取出细看,原来一册是北京出版的,另一册是天津出版,两册书的出版时间前后相隔十年,书中的格式,内容完全一样,显然都是古书的翻版。翻着翻...
古玉鉴藏看什么
人们说“黄金有价玉无价”,这是因为玉器作品的艺术性是难以估价的。那么,我们应如何鉴赏玉器呢?
北京博观2015春拍专场《小酌》玉制香具作品赏析
香文化伴随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重视,也回归到了大众的视线当中。全国各地的香文化协会也纷纷成立起来,一批又一批的名人雅士更是醉心于“香道”的学习。然形而上的“香道”终究是要借助形而下的器具来体现的,所以香料和香具作为一个载体是必不可少的。
良玉不琢 君子怀素
玉雕圈素有“良玉不琢”一说,意思是说一块玉如果本身就很完美,就无需多加修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