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妙曼丽玉飞天

返回 分享

轻妙曼丽玉飞天

来源: 大洋网-广州日报   作者:蒋卫东   2015-04-23

 

辽代玉飞天

 

宋代玉飞天

  飞天之名,出自佛经,梵文名干鞑婆、紧那罗,他们原本是一对夫妻,后来都幻化成佛教天龙八部众神中能歌善舞、造福人类的神灵。

  玉飞天作为飞天的一种表现载体,从现有的资料来看,应该肇始于唐代,但所见实物(如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唐代玉飞天)均为传世品,出土的玉飞天实物最早为辽代,出土与传世的实物表明宋、辽、金是玉飞天最为流行的时期。

  唐代玉飞天造型多作挺胸昂首飞舞状,一般身体自胸部扭转,脸型丰满圆润,体态丰腴娇美,汉式衣裙和肩披长带紧贴身躯,随风飘荡,两腿相交露双足,身下的如意形祥云饱满如花朵,整体给人轻妙曼丽的灵动感。

  宋、辽、金时期的玉飞天多俯身,面向前飞行,灵动感不及唐代。宋代玉飞天着汉装,国家博物馆藏有一件典型宋代风格的玉飞天,头部造型与服饰近似于宋代玉童子,双手捧于胸前,身体平展而略有起伏,结合阴刻的衣纹与镂雕的飘带,将飞天腾云驾雾的形象表现得自然含蓄,而飞天两腿相交露一足以及身下祥云呈卷叶状的造型,都不同于唐代的特征。

  辽代玉飞天造型与宋代相似,但服饰具有本民族特色。头部较大,头上戴冠帽,脸微侧转,下身裙裤极长,裹住足部。金代玉飞天仅黑龙江绥滨县中兴墓群4号墓出土1件,为滑石质,形体特征也接近宋代,但构图发生较大变化,飘带、花朵与祥云组成方框,将飞天包裹在中间。

  元明时期,玉飞天仍偶有所见,上海打浦桥明墓中就出有明代的玉飞天,但飞天神情呆滞,完全失去了唐宋辽金时期凌云飞翔、轻妙曼丽的神韵。到了清代,飞天题材就此在玉雕中消失。

 

作者简介:

  蒋卫东——198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考古系,曾任浙江省良渚博物院院长,现为中国文物学会玉器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华玉文化中心专家委员、浙江省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

(本文由中国和田玉网编辑整理,欢迎分享转发。了解和田玉、购买和田玉,就上中国和田玉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