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20-01-02
万般造物,皆可形容,佛像之美,自是难言。他有一种超脱尘世的平静,殊可抚慰人心,涤荡性灵。其态其韵,皆在形姿之内;其神其妙,尽在法相之中。
▲碧玉挂件-观音 | 玉器编号:166125
若得名工巧匠,刀法稠叠,雕斫有神,可将先人造像那种“曹衣出水”之美毕现无遗。静心观之,神仪宝相,如在眼前,若闻梵音在耳。恍惚间,忽忆曹子建之句:“翩若惊鸿,婉若游龙”,似可言此美境。
▲羊脂白玉挂件-观音 | 玉器编号:149551
潜心造像,乃修行之事,正如《佛说造像度量经》中所论:“有善信人等,发心造像,依此准绳,造绘圣容,即同世尊在世,亲见如来。将金璧交辉之圣像,演六度之精严,求得佛果。”若没有一种对内心的纯净追求,则所造之像,自然缺乏庄严法相。造像,是一场有始无终的自我修行。
▲青玉籽料-弥勒佛 | 玉器编号:139776
玉雕师在造像时,首先要在脑海里,形成一个立体的佛像造型。例如:佛像的体型、动态、神态、头、颈、胸、身躯、四肢、手印、冠带、服饰、衣纹、配饰等。然在再从整体到局部,每个部位都要有一个清晰的思维结构,用这种构思造型指导完成整个玉雕过程。
▲碧玉巧雕牌-观音、弥勒 | 玉器编号:151875
传神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审美要求。在雕刻过程中面部表情是最能表现人的思想感情的。佛的庄严、观音的慈祥都要通过眼神、嘴唇的微妙变化传达出来,当然,眼睛离不开五官的谐和,神态也离不开身姿手势的表征。细微的面部肌理和轮廓往往饱含着一股精神力量,那是一种玉雕师对佛像之美的执着。正如修行,是从来没有捷径的。
▲白玉牌-如意弥勒 | 玉器编号:156109
一件好的佛像作品面相尤为重要,玉雕佛像静穆庄严,能给人带有一种超越世俗的美感。因此在雕刻时选择的角度、下手的轻重、剜挖的深浅,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可知佛像的气象神韵,只在微妙之间。所谓“于细微处见功底、于无声处听惊雷”!玉雕师须大处着眼,细处下手,稍不留神,佛像之美则逊色几分。
▲黑青玉子料牌-佛引福来 | 玉器编号:161888
造像不仅是塑造一尊佛像的过程,而是通过不同的材料来传达表现佛陀的伟大思想,是心灵走向慈与悲、喜与乐、法与修的过程,在这里一切艺术行为都是虔诚的。佛像之美,不仅在于惊叹它的鬼斧神工或是艺术价值而已,更在于被其高雅、安祥、慈悲之美所熏陶净化,体会生命更深一层的感动与法喜自在。
花鸟玉雕 | 感受生命的芬芳
在玉雕品类当中花鸟一直是较兴盛的题材,大多以技巧表现写实为主,强调情景相融。方寸间,自然的野趣与文人的雅趣跃然眼前。
玉文化与治国论
在近万年开发和利用玉的历史中,与中国玉器有关的一切物质、精神之东西,早已构成了独特的中华玉文化。 中国五千年文明史册,玉文化侵润到政治、外交、军事、经济文化、伦理道德和宗教等各个领域,玉充当着...
礼仪玉系列之玉璋
战国玉璋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半圭为璋。”这说明玉璋的形状和玉圭相似。不同之处在于,玉璋呈扁平长方体状,一端斜刃,另一端有穿孔,通常分为体和柄两部分,是中国古代最为重要的礼器之一。种类及用途...
博观董事长奥岩:中国玉雕产业基地发展状况浅析(二)
近年来,苏州玉雕行业发展迅猛,已经一举成为了国内为数不多的玉雕设计、制作、批发、销售中心之一,全面覆盖整个玉石产业包括原料采购、生产加工、销售经营、运营传播、学术研究等各环节
属于光阴里的玉雕,四季换着戴才好玩
在忙里偷闲的日子里,人们开始不断地捕捉那些属于四季的玉雕,沉浸在拥抱四季的快乐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