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玉界臻品 2019-06-16
天圆地方,是古人的宇宙观.外柔内刚是为人的道理;圆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精神原型、是儒学的核心思想。同时,它与中国人的宇宙意识、生命情调等有十分密切的关系,也是我们揭示中国艺术生命秘密的不可忽视的因素。
▲碧玉山水环佩-春色 | 玉器编号:163176
在传统观念中,圆形是一个寓意圆圆满满的形状,比起其他形状的设计,圆形更能带给我们温暖、圆润的感觉。圆形作为完美圆满的外在表现,除却视觉层面所具有的一种对称均衡、节奏韵律、变化统一的秩序感,还在审美层面与中国传统美学相关联。
▲(翠青)白玉环佩-竹报平安 | 玉器编号:164098
儒家思想要求人们主动抛弃自身的棱角,而变得性情圆润、宅心仁厚,就有如圆形的包容与中正,适度而从容的温文尔雅。中国人骨子里永远不缺对圆的喜爱,其不单单表现在为人处世、甚至表现为个性化的审美取向,皆无处不散发着温和委婉、优美而不张扬的东方气韵,恰如我国的温玉文化。
▲黄玉挂件-必定呈祥 | 玉器编号:161525
人与他人,人与自然,人与天地和谐共生的生存状态,柔美平和的翩翩风度与意境往往最能打动中国人的心灵深处。圆形的玉雕暗含着儒家“中庸”之道,以及“天人合一”的精神追求,为我们揭示出圆形与美玉和谐共生的自然秉性。
▲黑青玉挂件-转运圈 | 玉器编号:161382
“法自然者,在方法方,在圆法圆,得圆者即得自然之妙韵”。在道家思想中圆形所传递的正是一种几何意义上的“无”与“永恒”,圆无锋利的棱角,甚至被视为中空的一环,如此简易的存在,却无终无始、轮转无穷。圆形玉佩集“圆满”,“圆润”,“圆融”于一身,无棱角的造型特点不仅贴身佩戴舒适,而且满足了中国人独特的审美情趣。
▲碧玉巧雕挂件-蛙趣路路通 | 玉器编号:158558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圆”。在中国,“圆”无处不在。它早已成为传统文化的一种象征。“圆”在人类文明中,以不同的形式,亘古留存于世,圆形符号恰是超越语言的人类共鸣。
高古玉、明清玉、现代玉,哪个更靠谱?
黄金有价,玉无价。中国恐怕是全世界最尚玉的民族了。这和我们血脉中的儒家文化,渊源深厚。孔子曾说“君子比德于玉”。而拍卖上的好玉佳器,也常常引来加价连连。
宋元玉鱼流行:灵气生动寓意吉祥
我国早在5000多年前的红山文化与良渚文化中,就已出现玉鱼;商周时期,玉鱼迎来第一个流行高峰;但此后的两汉魏晋南北朝直至隋唐,玉鱼的制作和使用跌入低谷,很少发现;宋元明清时期,随着玉器世俗化、生活化趋势的确立,玉鱼作为一种寓意“有余”的吉祥物,深受喜爱
八千年和田玉历史长河知多少?
新石器时代,人们就开始使用玉器,明清时期是中国玉器的鼎盛时期,当代改革开放以来,玉雕业发展欣欣向荣。
玉雕小摆 | 走进文人风雅生活
玉雕小摆与文人更为亲近,文人总要在它们身上体现自己的性情、品位甚至是志趣,“博雅者移情,志幽者心醉”。
和田玉的故乡(诗歌)
和田玉的故乡新疆 于晋和拂过冰霜风,在轻轻歌唱谁把你送进了古代的王宫殿堂走过荒凉雪,在默默飘扬谁把你贡奉给中原的帝王将相举目上苍云,在静静游荡谁让你陪伴千年尸骨又重见天光啊,和田玉的故乡在那遥远的地...